[Frozen Moments ‧ 20140213]
之前看到一則新聞,地狹人稠的日本,運用「停車塔」技術打造新型納骨塔,上千個骨灰罈緊密排列在5層樓高的空間中,參拜時插入識別IC卡,機械就會將牌位、骨灰罈從陳列位置取下、組裝完成,由起重機運送到參拜空間。這真是很先進的科技,但看了有點感傷,長眠在這不著光的小小小空間,應該會覺得有點無聊...假如還有感覺的話啦。
我很喜歡逛南美洲的墓園,歐式風格的古老墓碑有著精緻雕刻,聖母、天使雕像從墓頂俯望,規模大的家族墓園還有漂亮的門扇與彩繪玻璃窗,簡直像座小房子。隨人口增加,公墓墓地有限,南美的新式公墓也是每人一格,但像座迷你的生命展示館,家屬會將死者生前的珍愛收藏、應景小擺飾放在所屬的格位中,球衣、球棒、CD、家族照片或是一本書,讓這個人繼續活在大家的記憶裡。在智利中部城市,居民會在墓地陪伴親人的墓碑跨年。
智利的Punta Arenas有座規模龐大的市民公墓(Cementerio Municipal),我去的那天天氣很好,許多人在墓園散步,偶爾湊近墓碑,從幕主人的生卒年、國籍與姓名讀出歷史的一角。
剛修剪的綠樹、盛開的紫色小花、古老雕刻、十字架與公寓式墳墓的大面玻璃沐浴在溫暖的光線中,夏末初秋的陽光下,生者與逝者的生命閃閃發亮。
p.s.順道一提,Cementerio Municipal 有FB專頁,資訊不多,不過有4000多個讚,人氣不差